太阳是黑色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还是脚踏实地比较好

今天收到CIKM的拒信,虽然录取率比较低,不过这并不是主要的借口。

得到的三个评语比想象中的要严厉,不过也无可挑剔。很明显,至少有两位是“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家。其中一位毫不留情地说出,我的工作基本没有意义,同时图表有很多不精确的地方。另外,有一处,这位专家指出我使用图来代替表格的初衷是希望夸大本来微不足道的数据差别的影响(尽管这个想法的确存在我最开始做数据的时候,但我的确不是故意这么做的,导师给我说,最好来两个图,免得全是图表太生硬),这么细微的问题都被发现了。另外一个专家给我指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并且态度温和地告诉我,我所使用的方法在该领域已经过时,最后评价“总体有意思,不过价值非常小”。

此外,有两个专家告诉我,我需要一个英语地道的人修改我的行文和组织。

恩,看来这些可以算作消除一下大家浮躁的心理。抱着东拼西凑的想法,即便是高级地东拼西凑,是做不了学问的。当然,我为自己辩护的是,我知道我所做的工作还很初级,这次投稿仅仅是想看看正式的回馈是什么样子,但是10页的文章,本来还有一点点自己为是,现在看来十分可笑。

再次说明,即使是很不错的课程项目,不经过重新仔细思考,与真正的科研成果还是相去甚远的。还是从最基础的慢慢学走,别眼高手低了。

末代皇帝

前两天看了电影《末代皇帝》,心里感触良多。其中,溥仪在文革中的经历虽然只有一点点的描述,却让人意味深长。

当口呼“万岁”,手挥《红宝书》,跳着“忠字舞”的红卫兵和红小兵走在街头批判“反革命分子”的时候,溥仪似乎感觉到有一些东西是曾经出现在清朝皇宫里的,出现在遍布日本人的天津的,出现在他用以恢复满清的“满洲国”中的。有一些东西没有轻易地消失。

那些可以轻易忠于朝廷的人,和完全忠于“毛主席”的人,似乎内心深处都有着同样的某种神秘的向往所联系。于是,我们心中的“皇帝”真的就消失了吗?当我们心里常常去渴望贤明的领导时,有多少是那种古时候希望“民君”的想法在里面?恐怕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封建王朝可以一朝倒塌,可是封建思想却很难去除。

我们常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可真正开始批判历史,我们却用着简单的价值道德观念。于是,慈禧成为了中国走向没落的代言人,于是溥仪成为了复辟势力的代言人,于是毛泽东成了文化大革命的代言人。可是难道这些人是孤立存在的?难道历史是这些人表演的?

历史不是演戏,于是往往说不清楚谁是主角谁是配角。溥仪在监狱里,碰到了“满洲国”里的总理、内政大臣、卫队长,慢慢地,他才知道了那些在“满洲国”里他所不知道的秘密。虽然在真实的历史中,溥仪是受到了毛泽东接见的,但是电影里却没有表现这一幕,反而仅仅表现了文革中,街头的一景。人人都参与了。

是的,历史是人人都参与了的。当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某些历史事件的代言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忘记了我们也曾是历史的书写者了呢?

前不久,南方都市报的编辑长平写了呼吁反思文革的文章。他说,政治运动绑架了一代人的青春。通过《末代皇帝》,我突然发现,也许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为什么不说,整整一代人去绑架了一个国家的某个时代呢?政治运动绑架了一代人的青春,说上来是一个人人受罪人人遭殃的年代。但是我们仔细看看,那场政治运动是不是又是人人参与,几乎每个人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的角色呢?要不然,那么多的红卫兵,红小兵,以及领导红卫兵和红小兵的人都是哪里来的呢?连“满洲国”的最高首脑皇帝都能被蒙在那么的历史事实背后,为什么仅仅选择去反思某个人在政治运动中的角色呢?到底是谁绑架谁恐怕真的很难说清。

希望大家反思反思那种任何事情马上就找准一个矛头,然后狠狠批判的手法。不要忘了,可能人人都是参与者。

我所遇到的美国生活中的不便

来美国已经快一年了,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现在写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一方面,希望还没遇到这些情况的朋友小心注意,另一方面给国内的朋友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生活场景。

首先说说买手机。为了方便,我这里不想去讨论手机商之间的区别,我只想说,最开始我希望能够买T-mobile公司的“家庭套餐”。一方面便宜一些,一方面也比较方便。然而,要买“家庭套餐”就需要有“社保号”。我刚来学校的时候就把“社保号”给办好了,于是去年9月份的一天,我满心欢喜地去费城办手机,结果别人告诉我,我的“社保号”不能办!为什么?因为,我还没有信用记录。信用记录?怎么积累?好了,卖手机的人告诉我,去办一张信用卡,然后消费几个月,自然就有信用记录了。没问题,于是我又去我的银行Wachovia办信用卡。填完了信用卡的申请表格,几天之后,Wachovia寄来一封信,告诉我“因为我没有信用记录,所以不能够给我办信用卡。”哦,意思就是说,办手机需要信用记录,信用记录需要信用卡,办信用卡也需要信用记录。可是,难道信用记录是天生的?当然,也不是没有办法的。有一些银行为学生推出了信用卡,就是为了那些完全没有信用记录的人准备的。于是后来我又去了Bank of America办了信用卡,然后办成了手机。不过这已经前后耽误了将近两个月时间。

说到银行,美国银行的陷阱倒是挺多。比如最迷惑人的地方就是,一般的借记卡取钱时可以透支的。然而,一旦透支,可能就要交一定额度的罚款。所以,一般来说,借记卡大家都小心使用,尽量不要透支(如果希望透支,则使用信用卡)。好了,你去银行的ATM机,假设你的卡上有500元,可你记不太清楚了,于是你取了600元,整个取钱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步骤告诉你,你已经透支了。并且取钱之前和取钱之后,往往并不会告诉你现在卡上的状况。当你发现透支的时候,可能已经过了好几天。当然,完全可以在取钱操作之前和之后都查询一下余额,可是查询余额,不知道为什么算是一个额外的操作,需要把银行卡取出来,然后再插进去,然后重新登陆一次。我怀疑是故意让人觉得查询余额繁琐,从而让大家不愿意去查询余额。所以,很多人取钱可能也就是凭着感觉。我有一个同学就是因为透支没有发现,被罚款200多,最终一气之下,交完罚款就把这家银行的银行账户注销了。

再说说在美国买车和考驾照,这也是我目前正在经历的事情,十分让人窝火。窝火的原因是,办这些事情有着我们计算机程序里的“循环依赖”现象,就是说A依赖B,B依赖C,C依赖A。Lehigh Valley(我所在的地区)的车管所在一个荒郊野外,公共交通不能到达。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个没有驾照和没有车的人来说,根本就没法去。我心里想,既然车管所面向了一部分还没有车和没有驾照的人,那么为什么会建在荒郊野外?我都有车,都有驾照了,我还来考什么?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凡这种情况下,只能请朋友帮忙。好了,先去车管所通过了知识考试,就领到了一个“学员驾照”,意思就是说在有驾照的人陪同下就可以开车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去考驾照需要自己开车去,车管所不提供车辆。得到了“学员驾照”我就开始准备买车,当看好车准备买的时候就遇到一点点“循环依赖”。在宾夕法尼亚州,每一辆车必须要有保险。而办理车的产权交易,也必须有保险。于是,我就得在真正拿到车之前,去给这个车买一个保险。我到一家信誉不错的保险公司买了保险,整个网上的流程非常快,基本也没问我什么问题。后来,我为了加快速度,就打了这家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希望能够加快办理,结果那位女士十分友好地告诉我,因为我没有正式驾照,只有“学员驾照”,保险费要贵一倍。天,这个在网上购买流程中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啊。另外,我必须在30天内通过驾照考试,如果没有通过,保险也就作废了。这,当然也没有在购买的流程中明确提出来。我于是马上到网上预约驾照考试,好,恭喜你,最近的日期刚好31天。我于是给那位女士说,我的路考约到31天后,超过了1天,保险还有效吗?她说,不清楚。因为第二天我要买车,所以,也就想着等到路考的时候再说。但是有两点是十分肯定地,第一,驾照需要一个车,一个车需要一个保险,一个保险需要一个驾照。第二,破除这个“循环依赖”的比较好的方法是,先,用别人的车练车,考驾照,再买车,买保险。这就是生活中的预设。

而为了家里开通网络才真正让你苦笑不得。我现在住的地方只能开通Verizon公司的网络。5月份开通网络的时候就让我十分无奈。首先,我了解到如果定每个月3M带宽的话,Verizon会免费送Cable Modem+ Router。好,打电话到客服,交流了将近一个小时之后,已经下了订单,那位女士告诉我,Cable Modem不是免费的,为什么?因为只有网上订才免费。喂,第一,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第二,我都能上网订了,我干吗还开通网络服务?哦,这里的预设是,你自己找一个其他地方上网。于是我让那位女士取消了订单,到学校的图书馆订了网络服务。然而,遗憾的是,过了两天,我收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Modem和开通手册,很明显,我电话订购的那个订单并没有取消。又打电话到客服,客服说,我必须把那个Modem寄回来,并且我必须自己打印一个表格贴在盒子上,并且必须7天内寄到,否则罚款。好,我把Modem寄回了Verizon。

就这样安全使用了一个月,出问题了。我一看账单,首先每个月多收了我7块钱,并且那个Modem并没有免费,收了18块钱。打电话到客服,客服说,你似乎定了两个服务。我说我已经取消了一个,再说了,两个服务应该是两倍的价钱,怎么会只多7块钱,客服最后答应下个月少收我7块。我又问了Modem的事情,客服说,应该是Router免费,Modem是要钱的,但是,很可惜,我这个是Modem和Router整合在一起的,于是也就要钱了。哦,原来是,机器内部的一部分是免费的,一部分是收钱的,因为一不小心,把Modem和Router整合在一起了,所以那个机器还是要钱的。也罢也罢。结果,第二天,网络服务就不通了。又打电话到客服,客服居然只会让我重起计算机和Modem,看能不能解决问题。喂,我好歹也是计算机的PhD在读学生,我好歹也已经尝试了这些方法,技术支持就只能提供这些?好几遍重新启动之后,客服告诉我,这个错误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技术支持范围,需要他们进行线路检修。好吧,线路检修吧。第二天早上,收到Verizon的电话语音,告诉我线路检修已经结束,我的故障排除了。但是,我自己将信将疑。果然,晚上回家发现,故障依旧。打电话到客服,客服又开始指导我重新启动。我有点急了,告诉他我已经重新启动无数次了,并且今天线路检修说明线路没问题了,我怀疑是Modem本身的问题。那个客服不慌不忙地说,哦,那这样好了,要不我再给你预订一个线路检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排除线路的问题。可是,明明今天已经线路检修了阿!没办法,第二天果然又收到一个语音信息,说我的线路的确有问题(到底有没有问题!?),需要上门维修。好,于是我打电话到客服,客服说好的,周五可以上门维修。我说,那预定一个时间怎么样?客服说,对不起,我们没法预定时间,只能预定时间段。什么时间段,只有两个时间段,早上8点到12点,下午1点到7点。这不明摆着不让人去上班了嘛。好吧,我预定了早上8点到12点的时间。

哪知到了星期四,又接到Verizon的语音电话,告诉我,技术人员将在第二天晚上7点以前到达。我马上就觉得不对劲,又打了客服电话,我问,晚上7点以前,是说一整天都有可能直到晚上7点,还是说,就是晚上7点来我这里修呢?我其实就想问,是不是我必须一整天等在那里。客服的回答很诡异,反问我,那你想几点呢?我说,不是我想几点,是你们安排的是几点,你们不是只有两个时段吗。客服又问我,那你想几点呢?我一时摸不到头脑,就说我当然希望是早上8点到12点,而且我头天已经说了这是我希望的时段阿。于是,那人又把时间改为8点到12点。我不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但是这个电话包括等待时间耗费一个小时(说话总共不超过5分钟)。

好了,第二天,技术人员来了,查看了线路,好的。那么肯定就是Modem坏了。技术人员让我打客服。结果客服告诉我,我的网络帐号已经冻结,要月底才能使用。我问,我前两天还使用得好好的,怎么会冻结呢?客服问我,是不是我搬家了。喂,不至于吧。我告诉他们,我没搬家。于是,莫名奇妙冻结的帐号又解冻了。客服告诉我,换Modem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把旧的寄回来,否则不给我新的。好的,又只能把Modem寄回去。这也就是我从这个星期开始没法上网的缘故。目前,不知道什么时候,Verizon才能把新的给我发过来。

说到寄东西,特别是快递,才是最让人气愤的。UPS快递速度倒是挺快,但是如果不小心,很可能东西最终没法送到你手里。UPS快递投递,至少在我们这个地区,需要有人当面收货。这本来是好事,却让人十分苦笑不得。首先,如果你第一次没受到,那么UPS会在你门上留一个条子,写着“第二天再次投递,时段:早9点到12点,下午1点到5点”。等于说,第二天全天都有可能来,对于上班和上学的人来说,我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来?那,能不能让UPS把东西放在门口呢?UPS的官方网站上说,我们一般不这么做,因为我们要为客户的包裹安全着想。当UPS三次投递,你都恰好没接到以后,对不起,UPS就不会尝试投递了,就会把东西放到一个所谓的中心,让你自己去取。Lehigh Valley地区这个中心在哪里呢?距离学校15公里!独此一家。最关键的是,UPS不会给你联系,打电话。你自然就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有时候,我们只能在家里默默等待。有时候,干脆就不能写家里的地址,而直接写学校或者系里面的地址。真的很怀念国内的快递公司。

说了那么多,真正不便的地方还有不少,写这些不是抱怨,而是让大家了解一些美国生活中的细节。

要想改变别人,不如首先改变自己

“要想改变别人,不如首先改变自己。”这不是什么励志故事,而是当前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真实写照。

我们一起来看看奥巴马的表演:

1)在刚刚参选的时候,奥巴马曾经表示,要在六个月之内将美国军队撤出伊拉克,后来又增加至十六个月。虽然外交政策方面的专家一再指出,设下这样的期限等于让美国自缚手足,但是奥巴马却因此赢得了大批反战人士的选票。在七月四日美国独立日之前奥巴马忽然宣布,他的伊战政策将有所调整,不一定设置撤军期限,甚至也可能让少数美军持续驻扎在伊拉克。有趣的是,这其实是麦凯恩的一贯政策。

2)布什政府在没有法庭许可的情况下对涉嫌与恐怖活动有关的美国公民实行电话监听,遭到自由派的猛烈批评。不久前,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等组织支持遭到监听的公民控告电话公司,国会中的共和党人相应提出了一个名为“外国情报监查法”的提案,保护电话公司免遭公告。当时奥巴马表示,他将竭尽全力——包括在参议院中进行无限制讲演——来制止这一法案的通过。然而在获得提名之后不到二十天,他便突然表示自己将支持这个法案,让自由派人士大为惊讶。

3)在初选期间,奥巴马大力抨击自由贸易政策,呼吁全面进行贸易保护,甚至表示要重新修订甚至取消北美贸易协定。初选一过,他就承认当初的话说过了头,立即改为从原则上支持自由贸易。

4)布什政府在过去七年中将大量的联邦资金用来资助宗教团体的社会计划,包括提倡青少年避免婚前性行为、“挽救”堕胎者,等等。这类计划遭到自由派的强烈批评。可是奥巴马从自由派的立场上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赞扬布什的政策,并且表示上台之后会继续甚至扩大这一政策。

5)最高法院不久前判决华盛顿市禁止手枪的法令违宪。一贯支持枪支管制的奥巴马,却马上表示支持最高法院的判决。在死刑、伊朗等问题上,奥巴马也转了弯。他和共和党的麦凯恩在政策上的区别越来越模糊。
——————————————————————————————————————

这些是民主党人龚小夏在她的博客http://gongxiaoxia.tianyablog.com/中总结出来的。龚小夏是希拉里的支持者,总结这些无疑有一点带讽刺奥巴马的意味。有意思的是,奥巴马的竞选口号是“改变”。看来,他在有可能改变美国之前先拿自己做起了范例。

龚小夏质疑,总统候选人是否应该有道德底线。不过遗憾的是,她所推崇的希拉里也仅仅是五十步笑百步。几天前还和奥巴马针锋相对,互相不买账,几天之后就开始大肆宣扬支持和和解,甚至一度传言有可能作为副总统的候选人,这难道就有了道德底线?

奥巴马做了每一个政客都会做的事情,但是其“外包装”则是一个鲜亮和激进的年轻人。那些已经被鼓吹起来的民众才没有那么多精力去顾及奥巴马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已经说了,一个“改变”就足以让对现实不满的很多人热血沸腾,哪儿会管这种改变最先发生在谁身上。

奥巴马的改变其实是一种竞选策略。因为早先的政策过于激进,已经得罪了不少保守派和中上层人士,如今的改变是一种回归,让自己和麦凯恩越来越像。当大家分不出来两者的差别时,奥巴马热血的演讲和“改变”口号的魔力就派上了用场。不过,有一点让人疑惑的是,这么一改变,究竟什么是竞选策略,什么是奥巴马真实想法呢?谁说得清楚?

当大选一过,不管是奥巴马和麦凯恩也许都可以好好庆祝,大家都有所得。最终没有改变的恐怕还是那些真正想改变命运的人。然而,把自己命运寄托在那个突然代表了你的候选人身上是不是也是一种无知和天真呢?

其实,仔细观察选举,我们可以思考的还有很多。

社交型网络–Social Networks (三)

在前两次谈了关于社交型网络的美丽画卷和机会之后,我们这次来看看人们社交型网络发展到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才真正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和关注的。

第一次我说了,促使我写这三篇文章的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我参与的学校项目。这个项目邀请了宾夕法尼亚地区一些公司和组织来针对社交型网络的前景进行了三次座谈,这三次座谈我都参加了。应该说,三次座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参加的人对社交型网络都抱有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抱有极大的怀疑。

热情在于我前面两篇文章所提到的那些东西,大家都希望通过社交型网络带来一些变化。商业公司希望能够有崭新的商业模型出现,而另外一些组织则希望通过社交型网络达到组织的沟通和结构优化。然而,可以说非常实际的问题在于,现有的各种社交型网络并没有解答这些真正在工作第一线上的大量问题,尽管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案例。

对于类似Facebook、LinkedIn和Second Life这样的社交型网络服务商,很多人保持着相当高的怀疑态度。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如何赚钱?

的确,这不光是普通人希望了解的,更是这些社交型网络服务商面临的问题。不能不否认,直到目前,这类服务商依然通过风险投资维持生计,而少有的收入来源也是并不是什么秘密的广告收入。盈利模式的单一和不稳定导致了这些服务商并不被真正看好。其次,社交型网络能够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气,然而真正利用社交型网络达到沟通、协调目的的又有多少呢?特别是对于商业和组织而言,并不是缺乏聊天、发照片的工具,而是希望有一个新的工具能够带来便利,所以,Facebook之流尽管花哨,却并不实用。人们希望的是办公套件、即时通讯、维基百科之上的东西。而很显然,目前还并没有类似的工具。

其次,工具仅仅是工具。并不是说IBM使用了Second Life,我们也就使用Second Life。很多问题不是单单利用一个工具就解决了的问题。很多企业希望能够发现社交型网络背后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说局限在某一个特殊的计算机工具。

三次会议之后,人们发现,真正困扰大家的其实并不是社交型网络,而是科技与人的关系。到底是科技推动人,还是人去推动科技?尽管不能那么截然翻开两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很多公司的人都对马上使用各种新兴计算机软件产品从而带来变化并不感冒。大家想知道为什么。

我清晰得记得二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公司的CEO坐在我旁边说了这样一番话:“我们觉得我们已经足够好,为什么要改变,谁能保证改变之后我们已经能够得到那些所谓的好处?社交型网络有可能又是一个炒作的泡沫,就像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一样。时至今日,有不少公司连计算机都不怎么使用,照样能够运营良好。没有任何人说,哪样科技是必须的。”此人在那次会议的上大唱反调,让人觉得他来的目的不纯。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后来我去这个人所在公司网站看,才发现,这个网站居然是提供社交型服务的,一个面向希望转学的大学生的网站。看来,这个CEO思考的其实就是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难题,同时也说明,没有足够的理由,真正的商人是不愿意花钱来买“新、奇、乐”的。此人说的是实话。

社交型网络的确不是万灵药。社交型网络的价值和用处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将近10年前的互联网第一次春天,仿佛一切东西放上网络就成了金子,仿佛一切东西加上一个.COM就时髦起来。然而,残酷的现实让人们认识到了,哗众取宠是相当容易,可真正的商业模型却非常困难。10年后,当一切都要以2.0来冠名的时候,我们是否也有一定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呢?不完全是。

我目前的实习工作就是在一家小的软件公司开发社交型网络产品。随着开发的进行,我越来越发现,社交型网络其实并不是什么很特别的东西,真正特别的是,如何处理现有的商业模型和以后的模型。社交型网络如果带来现有客户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那么谁为这个变化买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

就在写这篇文章前一天,国内最大的社交型网络服务商“校内网”宣布了平台服务战略。应该说,这个战略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此类服务商对于商业模型的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我希望通过这三篇文章让对社交型网络有兴趣的朋友一个思考的起点,让大家来讨论社交型网络的未来发展。

List of Riots in United States

因为最近的一些事情,我打算看看我所在的美国是如何处理的,在Wikipedia上找到了一个列表,然后我下面摘抄一下关于美国的部分(从1900年到现在):

1901 – Denver Riots, (Denver, Colorado, USA)
1901 – New York Race Riots,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01 – Pierce City Riots, (Pierce City, Montana, USA)
1902 – Liverpool Riots, (Denver, Colorado, USA)
1903 – Bloomington Race Riot, (Bloomington, Indiana, USA)
1903 – Motormen’s Riot, (Richmond, Virginia, USA)
1906 – Atlanta Riots, (Atlanta, Georgia, USA)
1907 – Bellingham riots, (Bellingham, Washington, USA)
1908 – Springfield Race Riot, (Springfield, Illinois, USA)
1916 – Everett massacre, (Everett, Washington, USA)
1917 – St. Louis Strikebreakers Riot, (St. Louis, Missouri, USA)
1917 – East St. Louis Riot, (St. Louis, Missouri & East St. Louis, Illinois, USA)
1917 – Springfield Vigilante Riot, (Springfield, Missouri, USA)
1917 – Houston Riot (1917), Houston, Texas, USA
1919 – May Day Riots, (Cleveland, Ohio, USA)
1919 – Red Summer, (USA)
1919 – Chicago Race Riot, (Chicago, Illinois, USA)
1919 – Boston Police Strike,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1919 – Pennsylvania Steel Strike, (Pennsylvania, USA)
1919 – Elaine Race Riot, (Elaine, Arkansas, USA)
1919 – Longview Race Riot, (Longview, Texas, USA)
1919 – Washington, DC Riot of 1919, (Washington, D.C., USA)
1921 – Tulsa Race Riot, (Tulsa, Oklahoma, USA)
1922 – Herrin Mine Massacre, (Herrin, Illinois, USA)
1929 – North Carolina Textile Strike, (North Carolina, USA)
1929 – Auburn Prison Riots, (Auburn, New York, USA)
1930 – Sherman Race Riot, (Sherman, Texas, USA)
1931 – Joliet Prison Riot, (Joliet, Illinois, USA)
1931 – Chicago Eviction Riot, (Chicago, Illinois, USA)
1931 – Hawaii Riot, (Hawaii, USA)
1931 – Greek nationalist riots (Nicosia, Cyprus)
1932 – Dearborn Massacre, (Dearborn, Michigan, USA)
1932 – Bonus Army March, Spring/Summer, Washington, D.C., USA
1934 – U.S. Nazi Riot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34 – Minneapolis Teamsters Strike of 1934 Minneapolis, Minnesota ,USA
1935 – Souther Tennant Farmers’ Union Riot, (Arkansas, USA)
1935 – Harlem Race Riot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37 – Memorial Day Massacre (Chicago, Illinois, USA)
1943 – Zoot Suit Riots,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1943 – Detroit Race Riot (1943), (Detroit, Michigan, USA)
1949 – Peekskill Riot (Peekskill, New York, USA)
1964 – New York City 1964 race riot, July 18-23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64 – Rochester 1964 race riot, July 24-25 (Rochester, New York, USA)
1964 – Jersey City 1964 race riot, August 2-4 (Jersey City, New Jersey, USA)
1964 – Paterson 1964 race riot, August 11-13 (Paterson, New Jersey, USA)
1964 – Elizabeth 1964 race riot, August 11-13 (Elizabeth, New Jersey, USA)
1964 – Chicago 1964 race riot, August 16-17
1964 – Philadelphia 1964 race riot August 28-30
1965 – Watts Riot, Aug. 1965,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1966 – Fire Hydrant Riots, July 1966 (Chicago, Illinois, USA)
1966 – Hough Riots, July 1966 (Cleveland, OH, USA)
1966 – Hunter’s Point Riot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1966 – Compton’s Cafeteria Riot, August 1966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1966 – Waukegan Riot, Aug. 27 (Waukegan, Illinois, USA)
1966 – Benton Harbor Riot, August-September 1966 (Benton Harbor, Michigan, USA)
1966 – Atlanta riot of 1966, Sep. 6 (Atlanta, Georgia, USA)
1966 – Sunset Strip curfew riots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1967 – Roxbury riot, June 2 (Boston, Massachusetts, USA)
1967 – Tampa Riots of 1967, June 1967 (Tampa, Florida, USA)
1967 – Buffalo riot, June 27 (Buffalo, New York, USA)
1967 – Cairo riot, July 17 (Cairo, Illinois, USA)
1967 – Durham riot, July 19 (Durham, North Carolina, USA)
1967 – Memphis riot, July 20 (Memphis, Tenn., USA)
1967 – 1967 Newark riots, July 1967 (Newark, New Jersey, USA)
1967 – 1967 Plainfield riots, July 1967 (Plainfield, New Jersey, USA)
1967 – Cambridge riot of 1967, July 1967, a.k.a H. Rap Brown riot (Cambridge, Maryland, USA)
1967 – 12th Street Riot, July 1967 (Detroit, Michigan, USA)
1967 – Minneapolis North Side Riots, Minneapolis-Saint Paul, Minnesota
1967 – Milwaukee riot, July 30 (Milwaukee, Wisc., USA)
1968 – Orangeburg, SC riot and Orangeburg Massacre, (Orangeburg, South Carolina), USA)
1968 – 1968 Washington, DC riots, April 1968 (Washington, D.C., USA)
1968 – 1968 Chicago, Illinois riots, 1968 (Chicago, Illinois, USA)
1968 – Baltimore riot of 1968, April 6-12 (Baltimore, MD, USA)
1968 – Chicago riot of 1968, a.k.a West Side Riots, April 7-14 (Chicago, Illinois, USA)
1968 – Wilmington Riot of 1968 April 1968 (Wilmington, Delaware, (USA)
1968 – Kansas City riot of 1968, April 1968 (Kansas City, MO, USA)
1968 – Salisbury riot, May 18-20, (Salisbury, Maryland, USA)
1968 – Louisville riots of 1968, May 27, (Louisville, Kentucky, USA)
1968 – Glenville Shootout, (Cleveland, OH, USA)
1968 – Martin Luther King jr. riots (related: 1968 Chicago, Illinois riots, 1968 Washington, DC riots)
1968 – 1968 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 riot, Aug. 1968, (Chicago, Illinois, USA)
1969 – Stonewall Riots, June 1969,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69 – York Race Riot, July 1969, (York, Pennsylvania, USA)
1969 – Zip to Zap, May 9–11, 1969 (Zap, North Dakota, USA)
1969 – Battle of the Bogside, August 1969 (Derry, Northern Ireland}
1969 – Days of Rage, Oct. 1969, (Chicago, Illinois, USA)
1970 – Augusta Georgia Riot, May 1970, (Augusta, Georgia, USA)
1970 – Asbury Park Riots, July 1970, (Asbury Park, New Jersey, USA)
1970 – Kent State shootings, May 1970, (Kent, Ohio, USA)
1970 – Hard Hat riot, Wall Street, May 8, 1970,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70 – Koza riot, December 20, (Ryukyu Islands, USA, later Okinawa Prefecture, Japan)
1971 – May Day Protests 1971, May 1971, (Washington, D.C., USA)
1971 – Camden Riots, August 1971, (Camden, New Jersey, USA)
1971 – Attica Prison uprising, (Attica, New York, USA)
1971 – San Quentin Prison riot, (San Quentin, California, USA)
1974 –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at the Richmond Stadium, (Richmond, VA, USA)
1975 – Livernois-Fenkell riot (Detroit, Michigan, USA)
1977 – New York City Blackout riot, July 1977, (New York City, New York, USA)
1979 – Disco Demolition Night, (Chicago, Illinois, USA)
1979 – White Night gay riots, May 1979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1979 – Greensboro Riot/Shootings, Nov. 1979, (Greensboro, North Carolina, USA)
1980 – New Mexico State Penitentiary Riot, (Santa Fe, New Mexico, USA)
1980 – Chattanooga Riot of 1980, (Chattanooga, Tennessee, USA)
1980 – Arthur McDuffie riots, May 1980, (Miami, Florida, USA)
1982 – Washington Anti-Klan protest 1982, Nov. 1982, (Washington, D.C., USA)
1982 – Miami Riot, Overtown Riot, Dec. 1982, (Miami, Florida, USA)
1983 – Sing Sing Prison Riot, Jan. 10, (Ossining, New York, USA)
1987 – Tampa Riot 1987, Feb. 1987, (Tampa, Florida, USA)
1987 – Pioneer Days Riot, (Chico, California, USA)
1987 – Atlanta Prison Riots, (Atlanta, USA)
1988 – Tompkins Square Park Police Riot, August 1988 (East Village, Manhattan, New York City)
1989 – SCI Camp Hill Riots, Sept 1989 (Camp Hill, Pennsylvania, USA)
1989 – Miami Riot 1989, Jan. 1989, (Miami, Florida, USA)
1989 – Tampa Riot 1989, Feb. 1989, (Tampa, Florida, USA)
1991 – 1991 Washington, DC riot in D.C.’s Mount Pleasant neighborhood, May 1991, (Washington, D.C., USA)
1991 – Crown Heights Riot, Aug. 1991, (Brooklyn, New York, USA)
1992 – Los Angeles riots/Rodney King riot, April-May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SA)
1996 – St. Petersburg, Florida Riot 1996, Oct. 1996, (St. Petersburg, Florida, USA)
1998 –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student riot, May 1998, (Pullman, Washington, USA)
1999 –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student riot, April 1999, (East Lansing, Michigan, USA)
1999 – WTO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f 1999, November, 1999 (Seattle, Washington, USA)
2000 – Los Angeles Lakers riot, June 21, (Los Angeles, California)
2001 – Philadelphia Mardi Gras Riots, February 2001, (Philadelphia, PA, USA)
2001 – Seattle Mardi Gras Riots, February 2001, (Seattle, WA, USA)
2001 – 2001 Cincinnati Riots, April 2001, (Cincinnati, Ohio, USA)
2002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tudents following their team’s victory in the 2002 NCAA tournament, (College Park, Maryland, USA)
2002 – Ohio State University pos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ootball game riot, November 2002, (Columbus, OH, USA)
2003 – Benton Harbor Riot, June 2003 (Benton Harbor, Michigan, USA)
2005 – 2005 Toledo Riot, October 2005, (Toledo, Ohio, USA)

用红色突出的是两次很典型的。1970年,美国国民警卫队在Kent State University当众打死四名反越战学生。1992年的洛杉矶骚乱,8人死于执法机关,2人死于国民警卫队。

有人因为开枪就大肆渲染,那么我想说,事实已经证明,开枪与否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手法。至少美国在这一百年来运用得比我们娴熟多了。

看了看这些内容,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该静下心来想想这些用我们的话讲“群体性事件”的爆发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尽管从上面的列表中看,美国的“群体性事件”最近几年有减缓的迹象,但是这仅仅说明较好的经济让大家忽视了一些社会矛盾而已,根本问题是否解决很值得怀疑。

此列表也提醒那些把美国当作“乌托邦”的人,有些东西和“民主”、“自由”关系不大。

社交型网络–Social Networks (二)

上次我主要谈了一下社交型网络为社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带来了哪样的契机。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方面是很容易让我们普通用户感受到的。实际上,对社交型网络抱有非常大兴趣的还要算是商业公司。不少公司看到了社交型网络的应用前景。我们这次就来谈谈这方面的内容。

应该说,最早的社交型网路的应用就是提供社交型网络服务,也就是类似“交友”网站。时至今日,各种名目的类似网站非常多。有名的,没名气的,大多提供相似的服务。用户需要到这些网站注册,然后可以通过E-mail或者是IM工具来邀请自己的朋友到这些网站来。尽管不少站点非常红火,比如北美的Facebook,中国的“校内”,但是这类应用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型。说通俗一点,就是没有非常清晰的赚钱模式。当然,广告是一个很不错的收入来源。特别是在这一类网站发放广告应该算是有针对性。然而,研究表明,在社交型网络网站点击广告的人数并不乐观,大多数用户也就是发发视频、照片,然后在朋友的留言版上说一些废话。用户并没有利用社交型网站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特别是商业活动。所以,尽管,像Facebook这样的网站炒作非常厉害,但是真正的商业人士都抱有非常大的怀疑态度。

实际上,除开这类大众型的社交型网络服务,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应用型的社交型网络已经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宝洁、IBM以及Cisco是三个不得不说的例子。

宝洁公司利用社交型网络,把自己的产品研发扩展到了公司外,形成了自己的研发社区。在应用社交型网络之前,宝洁公司的研发主要靠自己的研发部门。研发产品最大的风险就是开发出来的产品并不是市场所需要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往往需要做非常细致和长期的市场调研。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需求常常是变化的。6个月前开始研发的产品也许仅仅符合6个月前的需求。更何况,需求分析常常是没办法做到十分准确的。从前一篇文章我们就可以看出,需要人参与的实验往往都没办法做到样本的代表性完备,更何况,一般也不可能找到很多的人来参与需求的调查。结果是,产品的研发风险较大。宝洁公司是如何利用社交型网络的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利用互联网,建立和用户的社区,形式多种多样,比方说论坛,Wiki。中心思想就是,让产品研发的思想和点子直接来源于社区,直接来源于用户。于是,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也吸引了资深的用户为宝洁贡献自己的想法。宝洁把一个封闭的企业打开,用户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参与者,而且成为了企业的一部分。这些参与研发的用户,自然也会成为产品的消费者。为宝洁公司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IBM的例子则在于利用社交型网络来提高企业内部的效率。公司组织一旦大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内部员工都没法互相认识,各个分部之间沟通匮乏等等“企业病”。而这些企业病的核心则在于,信息没法共享。这里包括人员的信息,事务的信息,项目的信息。最简单的例子是,IBM全球曾经有7个分部的人员在进行着非常类似的项目,而这些人居然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IBM在企业内部构建了类似Facebook这样的应用,让员工充分了解,并且利用这样的应用来磨平部门之间的鸿沟,同时利用企业内部Wiki来达到知识的共享。更进一步,以前如果某个项目出现问题,希望找到在某一方面的专家,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现在,社交型网络让人们突出了自己的专长,使得企业内部的人员控制得以透过部门达到效率提高。目前,IBM是一家非常热衷于在企业内部利用社交型网络来提高企业效益的公司。

Cisco的例子是使用社交型虚拟环境来提升一个跨国公司的效益问题。跨国公司的问题很多都集中在如何能够充分协调好和管理好各个分部。然而,因为时间、地点的不同,分部和总部,分部和分部之间的沟通存在着某些不可逾越的困难。如果再加上需要产品展示,研发讨论,则显得更加力不从心。Cisco引入类似Second Life的应用,让公司分布在全球的员工利用虚拟环境达到互相认识和沟通的目的。同时,Second Life也给Cisco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展示和研发讨论的平台。虚拟环境和传统的视频会议最大不同在于,视频会议往往更加正式,而且视频会议没法充分利用电脑本身的一些功能。比方说,要展示一个新大楼设计,要展示一大群人,就要受到硬件条件的限制。而虚拟环境,一方面没有这些限制,另一方面,也更加随意,非常适合企业内部的交流和协作。类似Cisco这样的例子还不少,Second Life的商业应用正在越来越多地被关注。上面提到的IBM也是其中很活跃的成员。

其实,这三个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利用社交型网络来构建“社区”。不管是虚拟的社区还是现实的社区,不管是企业内部的社区,还是企业和外部世界的社区,社交型网络工具及其理论为企业社区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基础。然而,后三者例子和Facebook这样的公共服务网站最大不同的是,他们都直接为企业的盈利服务。他们有着明确的目的。这些才是目前商业公司最希望采取的模式。

当然,也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够非常顺利地应用社交型网络来达到目的。实际上,社交型网络远远不是应用一下Wiki或者Facebook,抑或Second Life那么简单。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展开。

社交型网络–Social Networks (一)

这大半年来,我一直参与学校的一个“社交型网络”的项目,对“社交型网络”慢慢产生了一些想法,在这里,打算用三篇博客的篇幅来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仅仅是感想抒发,因此文章中采用的数字和论据,都不注明出处,希望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去查证。

我对两个部分的安排是这样的,第一个部分,我打算聊一聊互联网对于社交型网络的影响以及社交型网络是如何作为社会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平台。第二部分,我打算讨论一下企业如何希望社交型网络为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第三,我想讨论一下目前社交型网络的困境和未来。希望大家关注。

—————————————————————————————————

目前国内火热的“校内网”和北美火热的“Facebook网”均是提供“社交型网络服务”的网站。同类型的形形色色的“社交型网络服务商”多如牛毛。其实,这一类型的服务,对于年轻的互联网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2000年左右,国内的ChinaRen就初具“社交型网络”的特点。而北美类似的网站,则要追溯到1996年左右成立的Classmate了。

那么,为什么这几年,社交型网络呈现出越来越火热的态势?答案有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有两点,第一,社交型网络以“人”为中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互联网以“单一文本”为中心的理念。第二,社交型网络能够以互联网为基础,加深人们之间的沟通,把人际关系网络扩展到了虚拟世界,形成了现实和虚拟的一个良好的结合点。

然而,今天我想讨论的则是另一个话题,那就是社交型网络为社会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Social Networks并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说成中文,可以很方便地就翻译成“人际关系网”。研究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社会学早已经把“人际关系网”作为了很重要的研究议题。比方说,研究人与人是如何交朋友的;哪些人在一个朋友圈子中是更重要的人;“流言”是如何在一个人际关系网中传播的;一个群体中,专家是如何体现的;个人价值如何在群体中体现,等等。然而,在计算机科学介入社会学之前,大规模试验和论证是十分困难的。我们想象这样一个情况,某个社会学家认为,任意两个人之间,最远的距离是中间间隔六个人(所谓六度分隔理论)。在以前,要验证这个理论,必须招募大量的志愿者,发信件给自己的朋友。即便是互联网初期,也需要使用电子邮件这样的方式。这些技术手段,没法为很多理论的论证提供保证。大多数情况下,社会学专家们能够找到上千名志愿者,就已经非常不错了。然而,真正的科学实验,还需要注意样本的诸多问题,比方说年龄、性别、地区等等的分布。更进一步说,实验环境毕竟是一个模拟环境,参加实验的人并没有真正把实验当作自己的生活。这也使得传统的实验方式并没有体现到真正人际关系。

互联网为社交型网络分析带来了第二春。以“交友”为核心内容的大型网站,第一次把人际关系数字化了。现在通过种种流行的社交型网站,我们可以轻松的获得数目足够多的样本,可以得到类型丰富多彩的资料。同时,人际关系也比在纯实验环境中来得真实。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过去,星巴克如何知道饮用自己咖啡的群体特征(年龄、性别、地区分布)?只能到一些地方去发放问卷。众所周知,问卷调查的效果是不好的。很多人并不想回答问卷调查。今天,星巴克只要通过Facebook平台,就可以轻松获知选取“我是星巴克粉丝”这一功能的人群信息。注意,这些信息还是免费的。而喜欢星巴克的人群也可以互相了解,畅谈自己的星巴克故事。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像我之前提到的那样,因为社交型网络把焦点放在了人上面,因此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图论、概率论有了大显身手的地方。目前,利用图论来进行“人际关系挖掘”研究的计算机科学家在海外已经越来越多。比方说,理论校内网,找到某一个大学中,朋友最多的人,朋友的朋友最多的人。如果商家进行推销,那么就可以从这些人下手。以往,这样的信息是不容易得到的。现在,则非常简单。再比如,你电脑出问题了,一时打电话联系不到客服,那你知道该找周围的哪位朋友吗?你知道找哪位朋友最合适吗?Facebook平台会很容易告诉你。因为在Facebook上,每个用户都加入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群组,这些群组都是根据用户个人喜欢,用户自己加入的。于是,如果你的一个朋友加入了很多IT,电脑相关的群组,那么很有可能这个人就是你要找的那位朋友。当然,这仅仅是些小例子。但是通过这些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型网络在互联网上的应用的确振奋人心。

随着人际关系、人的喜好都已数字形式出现在互联网上,以往无法建模的很多概念如今都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数字。数学模型,特别是统计模型为我们去了解社会和了解个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如今,社会学研究再也不担心试验的问题了,科学家可以转入研究的一些新的阶段。比方说,如果你要开公司,你最好认识谁,谁最能帮助你,这是一个“关系预测”的问题;比方说,如何通过人们提供的标签(tag),来看人的价值取向。现在,计算机科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

计算机科学和社会学因为社交型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融在一起。目前,多所美国大学(比方卡内基梅隆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有专门研究这方面的计算机学者。好几个高级互联网、数据挖掘会议都有专门的“讨论组”来讨论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社交型网络研究正方兴未艾。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曾经在三月的事件中处于风口浪尖的《南都周刊》副总编辑长平最近发表了关于“范跑跑事件”的文章——
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是什么”,从古希腊的根源,再到中国的严复如何翻译“自由主义”的文章,为“范跑跑”的某方面行为,特别是标榜的“自由主义”进行了强烈的辩护。

一方面,长平否认自由主义的对立面是“责任”和“道德”,另一方面,长平又闭口不谈个人的“责任”和“道德”如何约束个人的自由,而大谈公权力的滥用如何阻碍了个人权利的表达。

长平的这些思想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确确实实现在滋生在国人心中的某种想法。长平的想象中,公共权力,说白了,就是政府的权力应该得到极大的限制,而个人的自由,则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扬。比如,长平为自己为什么关闭博客的评论功能辩护道,自己关闭与否,是个人的自由。显然,长平拒绝了别人对其个人的批评,说是“有人疯狂辱骂”。然而,同时他又要求政府必须接受别人的批评,却丝毫没考虑到是否有人会对政府“疯狂辱骂”。古时候我们说,“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现在长平等一些自由主义者要求的却是“只准百姓放火,不准州官点灯”。

“范跑跑事件”本来是十分简单的职业道德和个人责任的问题,可为什么最终可以演变成为“自由主义”的再次辩论呢?这里面的秘密其实也相当简单。

“范跑跑”发表了某些不符合职业道德,甚至是个人日常道德(比如其发表的关于其母亲)的言论,遭到了全国大范围的声讨。自由主义者也经常发表某些不容易接受的言论(例子很多,去看看长平的博客)。他们害怕的恰恰是和“范跑跑”一样的全国性大范围声讨。长平本人受到过,自然,也就更害怕再次遭到。声讨是一方面的,另一方面,是害怕个人的自由受到侵犯。当然,如果仅仅如此,还是过于肤浅。自由主义者害怕的还有大家讨论的“职业道德”,他们害怕由“职业道德”所带来的“个人责任”的约束。尽管长平口口声声说,自由主义并不排斥“责任”,但是他为什么不去谈谈个人责任如何体现呢?难道个人责任需要通过“自由”体现?

国人对于“自由”有着疯狂的痴迷。但是仔细看,我们却很容易发现某种想达到“绝对自由”的倾向。长平说“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种强盗逻辑十分让人费解和危险。此种观点强调了“批评”的绝对性,却将“赞美”推于相对的位置。于是,再“美”的东西,再“值得赞美的东西”一旦置于批判的眼光下,又怎么散发出那些耀眼的光辉呢?而一旦举起了带着自由的批判大旗,我们怎么去体会那些值得肯定的,简单的进步?怎么去理解那些在幕后的妥协和复杂的形势?简单的是否观念,再加上不容别人分说地自由和权利论,这其实就是霸权主义的某种体现。

上次,小白龙说,关于社会责任、个人责任的定义和讨论都一致具有争议性。我觉得,是这样的。但是,我认为,争论的可能是具体的体现,社会的责任的存在性是不容置疑的。为什么有人会质疑呢?那另一方面,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权利”就是“神授”,就是“天授”呢?这很矛盾。强行把权利和责任分开讨论,只能带来尴尬和绝对论。长平打着“自由牌”来讨论个人的权利,其最终的结果就是不能让人信服,并且并不利于我们去真正反思那些问题背后的缘由。

范跑跑如果生在美国

最近因为范美忠在汶川地震发生的时候,从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室里率先跑出从而引发的“范跑跑事件”着实让人深思,目前经过电视台、平面媒体、网络的集体关注,范美忠已经从学校被解聘。事件也已经从某个程度上说,宣告一段落。但是由此带来的讨论却越来越深入。

不过在所有讨论中有一个方向却很让人感到不舒服,那就是“范跑跑如果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方面的讨论,大抵潜台词是这样的:如果范美忠的行为在美国并不触犯美国教师的行为标准的话,同时也不违反美国主流社会的道德的规范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对范美忠太苛刻了?还是我们的道德观太过于陈旧?当然,往深一步就是,范美忠即便做了错事,美国社会会如何对待?有一些所谓“精英”把答案巧妙地和“宽容”、“自由言论”结合起来,似乎范美忠德事件不仅仅是一个道德选择的问题,而是成为了整个社会“言论”的试金石。

当然,有一些在美国生活过的朋友,甚至是当过教师的朋友解了大家的惑。范美忠的行为说来在美国也并不可能得到原谅。原因可能不光是作为一个人的道德,还有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的职业情操和行为规范。范美忠说“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其实到时候他可能会很后悔。

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范美忠本身,而在于,“如果这事发生在某国…”这样的思维为什么在国人的心中每每泛起。近一点的例子,日本最近也发生了地震,马上就有人做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对比,可不少人却没有太多的质疑。虽然比较有时候能够发现问题所在,但是如果利用比较来达到个人目的,就让人感到怀疑了。

范美忠强调了“言论”、“自由”、“宽容”这些时髦的语言,却忘掉了做为社会一分子所承担的责任。把什么时候都和美国比较的往往是那些没有到过美国,或者是对美国社会没有仔细观察的人。一说到美国,就把范美忠使用的那些词语不假思索用上,依次来标榜自己。我虽然在美国生活时间不长,但是照样感受到了这个国家“自由”和“责任”并存的多元社会。并且,美国社会的自由是建立在复杂的“责任”和“原则”意义上的。一旦没有履行义务或者责任,带来的是社会的惩罚。举一个例子,现在在国内,青少年有多少人没有喝过酒?特别是大学生,大一大二的学生也就18、9岁,从道理上来说这个年龄并不是一个能够控制自己行为的年龄。但是,如果今天,我们要去教育一个这个年龄段的人不要去喝酒,那么得到的回应很可能是“喝酒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在美国,大多数州,21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允许喝酒。一旦发现喝酒,不是教育那么简单的,轻则罚款,几百到上万美元都有可能,重则还要被关押。有人可能说,这是法律。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法律存在,这样法律体现的是不是一种社会责任呢?

举另外一个例子,去年股市牛市的时候,政府警告大家投资的风险性,一再告诫大家谨慎,特别是那些完全没有炒股经验的股民。可是,那时候谁听得进去?有多少人想过自己的投资行为对于整个社会的责任?后来,尽管政府的一些政策未必妥当。但是,不健康的股市肯定是要有所调整的。一旦调整,不理性的没有责任心的一些人就大骂出口,认为不是政府就是大投资者抢了自己的财富。把股市看成了提款机,是不是也有一点没有社会责任心呢?

尽管范美忠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从这一点来说,无可厚非,但是,我们应该警惕那种挑战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今天范美忠可以堂而皇之辩论自己的行为,我们凭什么明天在灾难的时候要指望政府、解放军、医生和护士呢?这背后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