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黑色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媒体的自我审查

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在百度空间发表的文章,在短暂被导入到豆瓣个人首页后被迅速删除。虽然文章本身没有任何不符合规定的地方,但是我猜想编辑不太清楚我文章的价值导向,于是删除总该是没有太多坏处的。

我管这种行为叫“媒体的自我审查”。很明显,这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审查模式和标准。百度有百度的关键字列表,豆瓣则有豆瓣自有的规则。遗憾的是,究竟什么才是最“权威”的审查标准,则不得而知。也就是,什么内容能够发布,什么信息不能发布,虽然总体上有一定的模糊的界限,但是具体到单个内容实体,则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开的标准。

有一次,罗永浩在报道某个事件的时候,所有人原以为他所主办的网站会被关掉,于是大家担惊受怕,甚至到了罗永浩在下午下班之前还打电话到有关部门去询问,结果是网站也没有因为报道相关内容被关闭(当然,后来关闭可能是因为上面的言论越来越过火)。罗永浩于是总结,很多媒体删除信息或者不予发表信息,并不是能够确认哪些信息是不能发布,而是走了极端,在没有任何外界介入的情况下,就“阉割”了自己。最后其实成为了,媒体在揣测政府的尺度,甚至成为了政府尺度的先行者。

不过仔细考虑下来,媒体的自我审查,自我阉割却不仅仅是限于政府尺度。比方说,最近美国媒体大篇幅反复报道关于圣诞节的未遂炸机事件。尽管事情的内幕报道的并不多,每天也就是基本上重复着同样的话语,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媒体关于新闻的选择。这种选择,“自我审查”是背后的利益集团,是商业竞争带来。

再比如,德国日本常年对华进行援助,怎么援助的,国内报道并不多,有人说是因为援助的面太大,并且项目分散,单个项目的金额比较少,所以不太容易能够引起注意。然而,一旦别人宣布停止援助了,所有的媒体就开始大肆渲染了。

自我审查有时候是一支比“强制审查”更严厉的剑。长期下去,广大公众接受的信息就带有了明显的片面性。同时,媒体则没有为一个更加开放信息空间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2|left

没有评论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