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4 1 月, 2010
Akmal的启示
Akmal Shaikh, 英国公民,因为“贩毒”,上个月在中国被处以极刑。在这篇文章里,我不想去讨论司法和政治问题。我只是想说一说我个人在看到一些英国人和英国媒体的反应后,所产生的一些感触。
在Facebook上,有一个当初为Akmal请愿的群, 从其被枪决以后则变成了诸多人来表达对Akmal进行人文关怀的场所。这个群已经有了8000多人,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单看这里面很多人的留言,你会觉得Akmal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正义、幽默、有意思,对家庭和朋友都热情达理,并且还对世界的和平充满的向往(有人说,Akmal到中国的原因之一就是想推广一首宣传和平的自创歌曲)。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则被描绘成为“愚昧、粗鲁、双手沾满了鲜血的共产主义政权”,其人民则是未开化的、被洗脑了的一群没有资格和英国人争辩的下等人。在这样一个充满了情感和“正义”的群里,如果有人稍加怀疑Akmal,如果有人稍微为中国政府的抉择辩护,则马上被人围攻为“异类”。同时,一些以抵制中国产品和驱逐中国的外交人员为目的群组很容易就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这些人很明显大多数没有到过中国,不会中文,甚至缺乏对中国最起码的认识。于是,无知成为了这些人在思想上、道德上偏见的基础。实际上,我们如果不去评价这些人观点的对错,而去观察这些人的行为,就会觉得这些语气、态度和做法都似曾相识。披着文明外衣下的种族歧视和唯我独尊与口口声声的善良和人权同时交错发展,让人觉得无法理解但又合乎情理。从这些人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世界远非那么简单,一方是先进,一方是落后。来自18世纪和19世纪殖民者的嘴脸从来就没有消失过。实际上,在最近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英国人恼羞成怒,发出了“中国劫持了哥本哈根协议”的吼声。当然,这种愤怒不是来自于正义,而是和Akmal事件一样,来自于盘里的那块被动了的奶酪。
所以,Akmal是不是一个毒贩其实不重要,他2002年因为什么事情而远走波兰也显得无足轻重。因为他是一个英国人,高贵的文明人,就已经足够让其在通向天堂的路上占据了自己的位置。于是,人们记起的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巴基斯坦后裔在12月的一天死在了极权的中国。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