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黑色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摩擦

谁也没有想到,格鲁吉亚在8月8日发起了行动,目的,当然被称作是“统一国家”。在我们对这件事情做进一步的判断之前,我先把关于这次冲突的一些基本小知识发在这里,重点部分,我用红色标注出来。大部分信息摘自Wikipedia。
———————————————————————————–
格鲁吉亚,原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称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一份子(于2006年2月退出),首都第比利斯。国土面积69,700平方公里,人口5,443,359(1989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占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仰东正教,其他信仰伊斯兰教。位于亚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
格鲁吉亚文化发展极早,可追溯自青铜器时代,当时各部落业已形成,青铜器之制作技艺出现后,不同部落间方开始正式交流。西元337年起信奉基督教,基督教之传入使古格鲁吉亚文字消逝无踪,而由希腊文及叙利亚文所混合而成之新文字替代。
此后三百年格鲁吉亚一直卷入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之斗争中。其后曾经历阿拉伯与亚美尼亚人之统治,1220年蒙古人大举入侵高加索,1386年至1403年间受帖木儿侵袭,格鲁吉亚经济文化遭严重破坏,从此一蹶不振。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格鲁吉亚与西方联系自此中断三百年。
1783年沙俄势力进入该区,俄国保护格鲁吉亚之完整并拥有其宗主权。1804年至1864年间,格鲁吉亚诸国相继被帝俄兼并。1921年2、3月间,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建立,并于1936年并入苏联,改称为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85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提倡开放与改革政策,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欲摆脱苏联;1990年,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决议前苏联之联邦条约违法,并发表主权宣言,更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1年4月9日,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8月,软禁前苏联总统戈巴契夫的夺权政变失败后,以俄罗斯为首之十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格鲁吉亚一开始并没有加入,至1993年12月始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4月,“格鲁吉亚共和国”更名为格鲁吉亚。
值得注意的是,格鲁吉亚是很多前苏联领导人的故乡,包括斯大林、贝利亚和先在戈尔巴乔夫任中担任外交部长后来担任格鲁吉亚总统的谢瓦尔德纳泽。其中,西方社会对谢瓦尔德纳泽评价颇高,认为其是苏联的终结者之一
———————————————————————————-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北部,曾为前苏联时期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下的一个自治州。
南奥塞梯于1990年代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中宣布实质独立,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但该国并未得到联合国(联合国仍认为该国为格鲁吉亚的一个省分)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承认,却实质控制了南奥塞梯地区,并希望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加盟共和国)合并。不过格鲁吉亚仍透过其在2007年4月所成立,一个由少数南奥塞梯人(即前分离主义份子政府成员)所领导、名为南奥塞梯临时行政体(详见下文)的临时行政组织,控制了南奥塞梯东部与南部的部分地区。
南奥塞梯人起源于奄蔡,是萨尔马提亚人其中的一支部族。他们在中世纪时期受到格鲁吉亚与拜占庭的影响,成为基督徒。由于匈奴人的统治,他们被逐出在现在俄国顿河以南的家乡,部分并越过高加索山脉,来到格鲁吉亚。来到格鲁吉亚的奥塞梯人分成了三部分:西部的Vigor,受到伊斯兰的影响、南方的Tualläg,形成今日的南奥塞梯、与北方的Iron,形成今日的北奥塞梯。北奥塞梯于1767年开始,就接受俄罗斯的统治。大部分的奥塞梯人都信奉基督教,只有少数的穆斯林。
今日的南奥塞梯连同格鲁吉亚其他地方,于1801年被沙俄吞并。 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奥塞梯人成立国家委员会,主张奥塞梯人的自治。国家委员会很快的被呼吁将南奥塞梯并入苏维埃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所控制。十月革命发生后,南奥塞梯成为了孟什维克派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的一部份,但北奥塞梯却成为了布尔什维克派的泰历克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份。1918-1920年间,南奥塞梯成为格鲁吉亚政府与受到苏维埃联邦政府支持的奥塞梯反抗军的战场。茨欣瓦利被奥塞梯叛军占领并掠夺,格鲁吉亚人被屠杀 。奥塞梯方面的资料则显示战争中有5000名奥塞梯人被杀害,13000人因疾病与饥饿而死亡。在几次对格鲁吉亚的反抗失败后,奥塞梯人弥漫着同情苏联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情绪。
1921年,前苏联第11红军击败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并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许多奥塞梯人也参与了这次进攻格鲁吉亚的战役。格鲁吉亚苏维埃政府为了感谢奥塞梯人,于1922年4月20日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州,并以当时格鲁吉亚人仍占多数的茨欣瓦利为首府。虽然南奥塞梯有自己的语言(奥塞梯语),但俄语和格鲁吉亚语都是官方语言之一。现时,俄语是首都的分离政府唯一的行政语言,而在前苏联统治时期,在格鲁吉亚地方政府的管治下,除了奥塞梯语在整个地区通行,亦可在学校里教授和使用。
南奥塞梯遍布著由奥塞梯人与格鲁吉亚人组成的村庄。其中南奥塞梯最大城市茨欣瓦利与绝大部分的奥塞梯人聚落都由南奥塞梯分离政府所控制,而居少数的格鲁吉亚人聚落则由格鲁吉亚政府所控制。彼此间的犬牙交错增加了发生冲突的危险性,而任何想要划分国界的努力都将产生大规模的人口移动。
此等政治分歧至今仍未解决,而南奥塞梯分离主义政府(即“南奥塞梯共和国”)也一直有效的独立于格鲁吉亚的统治权之外。双方在谢瓦纳兹当政时期(1993年-2003年)曾有数次谈判,但收效甚微。继任格鲁吉亚总理的诺哈德利(Zurab Noghaideli)则将格鲁吉亚政府统治权置于最优先,誓言要把南奥塞梯和另一个宣布独立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纳入中央政府掌握。他在2004年成功结束阿扎尔的独立状态后,就希望南奥塞梯也能有一样的结果,并致力于将南奥塞梯问题国际化。2005年1月,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将格鲁吉亚对于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想法提交欧洲理事会国会议员大会。同年10月,美国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也在OSCE于维也纳的常设委员会中,表示支持的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平计划,虽然该计划为分离政府所反对。
1991年11月28日,当时的南奥塞梯分离主义政府宣布独立自格鲁吉亚,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
2006年9月11日,南奥塞梯共和国政府宣布将在当年11月12日,举行继1992年以来的第二次独立公投,以决定南奥塞梯“是否维持之前所宣称的独立状态”[10][11]。
这次投票并未受到国际各大组织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的承认[12]。欧洲委员会(COE)秘书长特里•戴维斯在9月13日指出,将不会有任何国家接受此次公投的结果,他并希望南奥塞梯政府能尽快与格鲁吉亚展开谈判。同日,欧洲联盟的南高加索特使Peter Semneby在莫斯科指出,这次公投对于欧洲联盟将不代表任何意义,他也认为公投的举动对于南奥塞梯的和平进程没有帮助。
根据南奥塞梯茨欣瓦利当局的说法,本次公民投票投票率超过95%,其中99%支持独立,96%支持爱德华·科科伊季(Eduard Kokoity)担任南奥塞梯共和国的临时总统,而且本次投票是在34个包括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国际选举观察团的监督之下进行的。
与此同时,科科伊季的反对者南奥塞梯救世联盟(The Salvation Union of South Ossetia)组织了自己的选举,并由境内的格鲁吉亚人与少部分南奥塞梯人另外选出了德米奇·萨那科耶夫担任南奥塞梯的总统。萨那科耶夫宣称自己得到了格鲁吉亚人的全力支持,并于2007年成为格鲁吉亚支持的“南奥塞梯临时行政体”的首长。
格鲁吉亚官方虽然从不承认南奥塞梯的独立,不过却在2007年4月成立了一个由少数南奥塞梯人(即前分离主义份子政府成员)所领导、名为南奥塞梯临时行政体的临时行政组织,并将允许第比利斯市政府通过当地领导人士管理南奥塞梯地区,同时与奥塞梯政权(即“南奥塞梯共和国”)就有关其最终地位以及矛盾解决等问题进行谈判。
2007年7月13日,格鲁吉亚成立了一个在格鲁吉亚治权下促进南奥塞梯自治的委员会,由总理诺哈德利担任主席。根据格鲁吉亚官方的说法,该自治体将在与南奥塞梯社会里所有势力展开全面对话的架构下进行。
————————————————————————
阿布哈兹,又译作阿布凯西亚,本是格魯吉亞的自治共和国,首府在苏呼米。阿布哈兹事实上处于独立的状态,然而它不被格魯吉亞及国际社会承认。
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兹宣布独立,格魯吉亞军队于同年8月进入阿布哈兹,但在1993年9月被击败。1994年,在联合国的监督和俄罗斯主导的CIS的干预下,双方停火,随后俄罗斯军队以独联体维和部队的名义进驻阿布哈兹。但主权问题仍然悬而未决。阿布哈兹83%的领土被位于苏呼米市受俄国保护的分离主义势力控制,剩余17%的领土受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政府管理,该机构位于科多罗河流域(位于阿布哈兹北部,与俄国接壤)并被格魯吉亞政府承认。阿布哈兹问题是格魯吉亞和俄罗斯联邦的主要纠纷之一和两国之间一系列紧张局势的源头之一。
未必所有人都能够安心看完上面所有的简介,其实英文的要更加详细些。总的说来,在格鲁吉亚发生的就是种族、国家主权、历史和地缘政治的综合冲突。下一篇文章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对待这样冲突时国际社会的反应。

谁也没有想到,格鲁吉亚在8月8日发起了行动,目的,当然被称作是“统一国家”。在我们对这件事情做进一步的判断之前,我先把关于这次冲突的一些基本小知识发在这里,重点部分,我用红色标注出来。大部分信息摘自Wikipedia。
———————————————————————————–
格鲁吉亚,原是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4月9日正式独立,称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5年8月24日该国通过新宪法,国名定为“格鲁吉亚”,曾为独立国家联合体的一份子(于2006年2月退出),首都第比利斯。国土面积69,700平方公里,人口5,443,359(1989年人口统计)。主要民族为格鲁吉亚族占70.1%,其他主要少数民族有亚美尼亚族、俄罗斯族、和阿塞拜疆族等;官方语言为格鲁吉亚语,居民多通晓俄语,多数信仰东正教,其他信仰伊斯兰教。位于亚洲西南部高加索地区的黑海沿岸,北邻俄罗斯,南部与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接壤。格鲁吉亚是斯大林的故乡。
格鲁吉亚文化发展极早,可追溯自青铜器时代,当时各部落业已形成,青铜器之制作技艺出现后,不同部落间方开始正式交流。西元337年起信奉基督教,基督教之传入使古格鲁吉亚文字消逝无踪,而由希腊文及叙利亚文所混合而成之新文字替代。
此后三百年格鲁吉亚一直卷入拜占庭(东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之斗争中。其后曾经历阿拉伯与亚美尼亚人之统治,1220年蒙古人大举入侵高加索,1386年至1403年间受帖木儿侵袭,格鲁吉亚经济文化遭严重破坏,从此一蹶不振。1453年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格鲁吉亚与西方联系自此中断三百年。
1783年沙俄势力进入该区,俄国保护格鲁吉亚之完整并拥有其宗主权。1804年至1864年间,格鲁吉亚诸国相继被帝俄兼并。1921年2、3月间,格鲁吉亚苏维埃政权建立,并于1936年并入苏联,改称为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85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大力提倡开放与改革政策,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相继欲摆脱苏联;1990年,格鲁吉亚最高苏维埃决议前苏联之联邦条约违法,并发表主权宣言,更改国名为格鲁吉亚共和国。1991年4月9日,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8月,软禁前苏联总统戈巴契夫的夺权政变失败后,以俄罗斯为首之十一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格鲁吉亚一开始并没有加入,至1993年12月始加入“独立国家联合体”。1996年4月,“格鲁吉亚共和国”更名为格鲁吉亚。
值得注意的是,格鲁吉亚是很多前苏联领导人的故乡,包括斯大林、贝利亚和先在戈尔巴乔夫任中担任外交部长后来担任格鲁吉亚总统的谢瓦尔德纳泽。其中,西方社会对谢瓦尔德纳泽评价颇高,认为其是苏联的终结者之一。
———————————————————————————-
南奥塞梯位于高加索国家格鲁吉亚北部,曾为前苏联时期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下的一个自治州。
南奥塞梯于1990年代与格鲁吉亚的冲突中宣布实质独立,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但该国并未得到联合国(联合国仍认为该国为格鲁吉亚的一个省分)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承认,却实质控制了南奥塞梯地区,并希望与俄罗斯的北奥塞梯(加盟共和国)合并。不过格鲁吉亚仍透过其在2007年4月所成立,一个由少数南奥塞梯人(即前分离主义份子政府成员)所领导、名为南奥塞梯临时行政体(详见下文)的临时行政组织,控制了南奥塞梯东部与南部的部分地区。
南奥塞梯人起源于奄蔡,是萨尔马提亚人其中的一支部族。他们在中世纪时期受到格鲁吉亚与拜占庭的影响,成为基督徒。由于匈奴人的统治,他们被逐出在现在俄国顿河以南的家乡,部分并越过高加索山脉,来到格鲁吉亚。来到格鲁吉亚的奥塞梯人分成了三部分:西部的Vigor,受到伊斯兰的影响、南方的Tualläg,形成今日的南奥塞梯、与北方的Iron,形成今日的北奥塞梯。北奥塞梯于1767年开始,就接受俄罗斯的统治。大部分的奥塞梯人都信奉基督教,只有少数的穆斯林。
今日的南奥塞梯连同格鲁吉亚其他地方,于1801年被沙俄吞并。 俄国二月革命之后,奥塞梯人成立国家委员会,主张奥塞梯人的自治。国家委员会很快的被呼吁将南奥塞梯并入苏维埃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所控制。十月革命发生后,南奥塞梯成为了孟什维克派的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的一部份,但北奥塞梯却成为了布尔什维克派的泰历克苏维埃共和国的一部份。1918-1920年间,南奥塞梯成为格鲁吉亚政府与受到苏维埃联邦政府支持的奥塞梯反抗军的战场。茨欣瓦利被奥塞梯叛军占领并掠夺,格鲁吉亚人被屠杀 。奥塞梯方面的资料则显示战争中有5000名奥塞梯人被杀害,13000人因疾病与饥饿而死亡。在几次对格鲁吉亚的反抗失败后,奥塞梯人弥漫着同情苏联政府与布尔什维克的情绪。
1921年,前苏联第11红军击败格鲁吉亚民主共和国,并成立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许多奥塞梯人也参与了这次进攻格鲁吉亚的战役。格鲁吉亚苏维埃政府为了感谢奥塞梯人,于1922年4月20日成立南奥塞梯自治州,并以当时格鲁吉亚人仍占多数的茨欣瓦利为首府。虽然南奥塞梯有自己的语言(奥塞梯语),但俄语和格鲁吉亚语都是官方语言之一。现时,俄语是首都的分离政府唯一的行政语言,而在前苏联统治时期,在格鲁吉亚地方政府的管治下,除了奥塞梯语在整个地区通行,亦可在学校里教授和使用。

南奥塞梯遍布著由奥塞梯人与格鲁吉亚人组成的村庄。其中南奥塞梯最大城市茨欣瓦利与绝大部分的奥塞梯人聚落都由南奥塞梯分离政府所控制,而居少数的格鲁吉亚人聚落则由格鲁吉亚政府所控制。彼此间的犬牙交错增加了发生冲突的危险性,而任何想要划分国界的努力都将产生大规模的人口移动。
此等政治分歧至今仍未解决,而南奥塞梯分离主义政府(即“南奥塞梯共和国”)也一直有效的独立于格鲁吉亚的统治权之外。双方在谢瓦纳兹当政时期(1993年-2003年)曾有数次谈判,但收效甚微。继任格鲁吉亚总理的诺哈德利(Zurab Noghaideli)则将格鲁吉亚政府统治权置于最优先,誓言要把南奥塞梯和另一个宣布独立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纳入中央政府掌握。他在2004年成功结束阿扎尔的独立状态后,就希望南奥塞梯也能有一样的结果,并致力于将南奥塞梯问题国际化。2005年1月,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将格鲁吉亚对于解决南奥塞梯冲突的想法提交欧洲理事会国会议员大会。同年10月,美国与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OSCE)也在OSCE于维也纳的常设委员会中,表示支持的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平计划,虽然该计划为分离政府所反对。
1991年11月28日,当时的南奥塞梯分离主义政府宣布独立自格鲁吉亚,成立“南奥塞梯共和国”。
2006年9月11日,南奥塞梯共和国政府宣布将在当年11月12日,举行继1992年以来的第二次独立公投,以决定南奥塞梯“是否维持之前所宣称的独立状态”[10][11]。
这次投票并未受到国际各大组织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的承认[12]。欧洲委员会(COE)秘书长特里•戴维斯在9月13日指出,将不会有任何国家接受此次公投的结果,他并希望南奥塞梯政府能尽快与格鲁吉亚展开谈判。同日,欧洲联盟的南高加索特使Peter Semneby在莫斯科指出,这次公投对于欧洲联盟将不代表任何意义,他也认为公投的举动对于南奥塞梯的和平进程没有帮助。
根据南奥塞梯茨欣瓦利当局的说法,本次公民投票投票率超过95%,其中99%支持独立,96%支持爱德华·科科伊季(Eduard Kokoity)担任南奥塞梯共和国的临时总统,而且本次投票是在34个包括德国、澳大利亚、波兰等国际选举观察团的监督之下进行的。
与此同时,科科伊季的反对者南奥塞梯救世联盟(The Salvation Union of South Ossetia)组织了自己的选举,并由境内的格鲁吉亚人与少部分南奥塞梯人另外选出了德米奇·萨那科耶夫担任南奥塞梯的总统。萨那科耶夫宣称自己得到了格鲁吉亚人的全力支持,并于2007年成为格鲁吉亚支持的“南奥塞梯临时行政体”的首长。
格鲁吉亚官方虽然从不承认南奥塞梯的独立,不过却在2007年4月成立了一个由少数南奥塞梯人(即前分离主义份子政府成员)所领导、名为南奥塞梯临时行政体的临时行政组织,并将允许第比利斯市政府通过当地领导人士管理南奥塞梯地区,同时与奥塞梯政权(即“南奥塞梯共和国”)就有关其最终地位以及矛盾解决等问题进行谈判。
2007年7月13日,格鲁吉亚成立了一个在格鲁吉亚治权下促进南奥塞梯自治的委员会,由总理诺哈德利担任主席。根据格鲁吉亚官方的说法,该自治体将在与南奥塞梯社会里所有势力展开全面对话的架构下进行。
————————————————————————
阿布哈兹,又译作阿布凯西亚,本是格魯吉亞的自治共和国,首府在苏呼米。阿布哈兹事实上处于独立的状态,然而它不被格魯吉亞及国际社会承认。
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兹宣布独立,格魯吉亞军队于同年8月进入阿布哈兹,但在1993年9月被击败。1994年,在联合国的监督和俄罗斯主导的CIS的干预下,双方停火,随后俄罗斯军队以独联体维和部队的名义进驻阿布哈兹。但主权问题仍然悬而未决。阿布哈兹83%的领土被位于苏呼米市受俄国保护的分离主义势力控制,剩余17%的领土受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政府管理,该机构位于科多罗河流域(位于阿布哈兹北部,与俄国接壤)并被格魯吉亞政府承认。阿布哈兹问题是格魯吉亞和俄罗斯联邦的主要纠纷之一和两国之间一系列紧张局势的源头之一。
未必所有人都能够安心看完上面所有的简介,其实英文的要更加详细些。总的说来,在格鲁吉亚发生的就是种族、国家主权、历史和地缘政治的综合冲突。下一篇文章我们来分析一下在对待这样冲突时国际社会的反应。

|2|left

98 Comments »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Leave a comment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