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17 6 月, 2008
小论公平
昨天看到新语丝上有人报料北大招收博士生的过程可能存在猫腻,那位同学的理由主要是自己是初试考试的第一名,而在复试的时候自我感觉发挥正常,却最终没有能够被录取。
我相信这样的情况,很多人都有曾经经历过或者听说过,也许都司空见惯了。要是放在以前,我也会开始感慨招生过程的种种不公和可能存在的腐败现象。然而,在海外留学的这些日子,让我对这种现象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我自己经历过美国大学本科的录取、美国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录取、美国大学导师招收学生的过程、美国大学校内工作的招聘过程、美国本土公司的招聘过程,应该说,想来想去,说句客观话,国内的高考、研究生考试、甚至新语丝上那位博士考生的经历都相对来说是公平的。
先说说一些客观的事实。美国大学本科的录取因素有很多,但是考试成绩却只是一部分考虑。当然,谁有SAT高分(相当于我国的高考)以及平时成绩的高分,对于录取有很大的帮助,但要去那些比较好的大学,甚至是名校,光有这点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比方说,学科竞赛,体育竞赛,文艺竞赛,都是相当重要的。对于国际学生来说,美国大学还要考虑地域、文化、肤色等等方面。所以,也许一个成绩优异的中国学生不被录取,而一个会敲鼓的非洲原始部落的学生则被录取,这是真事。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谁也不会因为自己分数比别人高几分没被录取,去找学校的麻烦。更何况,学校的自主招生体制说白了就是学校想招谁就是谁。美国教育部不更会管这些事情。
那么美国大学研究生的招生是怎么回事呢?对于国际学生来说,托福成绩和GRE成绩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两项仅仅是一个敲门砖。除非两项均接近满分,否则对于个人来说,竞争力并不体现在这两项的分数上。学校可能更多考察科研或者项目经历,以此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潜力。同时,大学时期的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平时综合成绩也是必须考察的因素。如果有学生本科阶段就发表过论文,那么无疑会让这位学生增色不少。然而,即便是这些方面综合起来以后,学校可能还要考虑这个专业是否需要这么多学生,国家、地域的问题同样需要考虑。另外,这个学生所在的学校以前是否申请过本学校,如果有,记录如何,等等。所以,一个人被录取了,和另一个人不被录取,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
再说说美国大学的教授招收学生(也就是找导师)。美国大学研究生入学以后,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不一定有导师。如果没有导师,那就需要自己争取去寻找。绝对不可能出现系里面安排的情况。而导师要不要这个学生,则完全是导师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喜欢谁就招谁。那么,一切可能的因素都要参考,一切不可能的因素也要考虑在内。有导师喜欢招收那些已经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学生,有的导师不太在乎这些。有的导师仅仅需要那些和自己研究方向完全对口的,已经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学生。有的导师喜欢那些相对“白板”的学生,可以日后培养。从这一点看,仅仅凭几个考试的成绩,基本上说和能否找到导师关系不大。
说了这三个我亲身经历过的经验后,我想说,一方面我们宣扬素质教育,一方面我们自己并没有习惯除开分数以外的东西。如果说高考要保持客观公正性需要分数的绝对杠杆,那么研究生的入学考试,特别是博士入学,绝对的考试分数仅仅应该作为某种参考。因为研究生的培养目的不是通才教育,而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研究工作和看看课本做做题是两码事。
那么有人会说,如果不完全按照分数做,岂不就是不公平吗?这样岂不是腐败的温床吗?看看我上面描述的美国大学的招生过程,你能想象在其中会发生多少“台面下”的“交易”吗?既可以说没有,也可以说非常多。说没有是因为,招生是对学校自己有好处的事情,招生招得不好直接影响学校的利益,所以学校不会太过于玩火。但是,说完全没有幕后交易,那肯定不是。那为什么克林顿的女儿(能力很平平)可以很轻松去斯坦福大学,然后又去牛津深造?
这里随时都发生着分数高的同学进不了最好的大学,分数高的同学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一点不奇怪。当然,大家不要从另外一个极端去理解,这不是说分数不重要,而是,我们要去适应分数不是公平的衡量标准。至少不完全是。
到了美国以后,我才发现,美国人对于“关系”是多么看中。“Networking“成为了中国“关系”在美国的间接翻译。当然,那是另外一个话题了。但是,我只是想说,依靠数字和一些看似可以衡量的标准,并不能保证公平。更何况,这种公平也许并不需要。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