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黑色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Archive for 10 月, 2005

当黎明不再悲伤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晚上必须要听肖邦的钢琴协奏曲。否则很难心静。

很遥远的过去,第一次听的时候,想象穿白裙子的女孩在蔷薇的阳台上。阳光在绿色的摇曳下洒在碎石子路上。

演奏肖邦还是要年轻人,总是技术上永远达不到最佳的境地,但是那种只有年轻才能体会得到的情绪,是很难跨越年龄的。

今天好累

今天真的好累,从来没有这样觉得要崩溃了。

干什么事情都干不进去。晚上虽然把必要的事情做完了,但是恶心得想呕吐。

没法给任何人说。别人会以为我是神经病。其实本来就是。

John Ogdon的拉赫马尼诺夫

说实话,很久以前就买了John Ogdon的那三张CD。为什么一直没有感觉呢?因为他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确和普通意义上的有一些区别。然后了解了一些Ogdon的生平。出身是不错 的,得过李斯特和柴可夫斯基大赛的奖。从年代上来说,和Ashkenazy是一代的人,只是名气上没有他大而以。

Ogdon的拉赫玛尼诺夫 是一种神经质的,也许是因为他本人就患有神经方面的疾病。同时这样的神经质很难引起真正的爆发。不过,他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钢琴奏鸣曲则非常引人入 胜。这部作品本来不为人知,但是在Ogdon的演奏下,散发出了难得的魅力。很难说这样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不过Ogdon的《音画练习曲》就显得要差了很多,一方面可能是他患病的原因,另一方面,多年疏远钢琴,很难再到达一个真正的高度。

Ivo Pogorelich的幻想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Ivo的演奏,我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什么叫钢琴怪杰。Ivo剃着光头,看上去比较消瘦,而且演奏过程中不断咳嗽,让人很担心他的 身体。最初听Pogorelich当然是他的肖邦和他的布拉姆斯。今天上半场演奏了一首肖邦的夜曲,和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从曲目来说,都是熟悉的曲子。 但是他的演奏绝对不平凡。

首先,速度非常慢,甚至慢得让人透不过气,然后就是细节清晰而且层次非常多。有时候两个音就在完全不同的层次。而且正如他以前所有的演奏一样,强弱对比非常剧烈。肖邦的夜曲演奏得支离破碎。奏鸣曲则完全变成了痛苦的记忆。最后一个乐章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恐怖。

下半场是斯克利亚宾的第四奏鸣曲和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二奏鸣曲。速度照样是非常慢得。而且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当然压抑的时间更长,而且很痛苦。特别是拉赫纳尼诺夫完全就是地狱般的救赎。最后的爆发,简直就是末日的来临。

说实话,如果不是亲临现场,我完全感受不到Pogorelich的魅力。这种魅力就是音乐完全和生命等同起来。虽然我们不能够理解全部。但是这种精神是可贵的。

永远都没有结束

虽说很难说今天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但是真正并不意味着结束。

很久没有写信了,铺开信纸的时候,才找到了某种熟悉而陌生的感觉。

终于,秋天了。

练习“暴风雨”

这首曲子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我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弹过,只是每次都忍不住哼出第三乐章的主题,那么自然,简直就是说话,不对,是倾诉。然而,当你真正演奏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贝多芬的音乐。

感人,不需要太多的旋律,仅仅在于一个动机。可是感人却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张力。内部的张力,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绝对不平静的内心。躁动,随时都可以爆发,但是必须压抑。

我 个人觉得,贝多芬最绝的地方不是爆发,而是压抑。第一乐章就是凭证,没有真正的爆发,甚至有一点迹象,马上就掩盖了。这不是回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搏斗。 我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压抑,你能够感受到能量的聚集。那么第三乐章爆发了吗?还是没有,虽然开门见山,一来就是主题。但这仅仅是一种提问,为什么??为什 么?必须这样吗?然后就是不断地问,问自己,那种提问简直就是折磨,可就是这样的折磨才能够升华。我唯一不喜欢第二乐章,太平淡。可是也许平淡才是最终的 美。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