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是黑色的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Archive for 11 7 月, 2004

Wand的布鲁克纳第七

Wand的演奏永远是纯粹的德国。和乔希姆的指挥相比,Wand要理智很多。这种理智不是冷酷,而是在恰到好处的地方不过分的去流露浪漫和温情。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常常被滥情。的确,从第一分钟就开始的那种温馨,那种庄严是很多指挥家的最爱,同时过于慢的速度,使本来就很长的曲子显得更加冗长。Wand的开始非常灵巧,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弦乐的流动性特别好。平衡感也特别好。第一乐章的结尾处理得非常宏伟。不知道为什么,这种庄严给我一种十分悲壮的感觉。第二乐章和第一乐章相比,布鲁克纳显得更加加诙谐。当然还是建立在一种庄严的基础上的诙谐。Wand的演奏很大气,这种大气带来的就是乐队的跳动。第三乐章很美,也很静。第四乐章舞曲的节奏被Wand充分的调动起来了。总之,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在Wand手中经历了伟大的创造的过程。其实,Wand应该是一个大家的,可能是那种本性,决定了这位伟大的指挥家的低调和睿智。

乌戈尔斯基的穆索尔斯基

听乌戈尔斯基的”Pictures at the exhibition”绝对是一种不同的感觉。是的,这种感觉是不同里赫特的,也是不同于基辛的。乌戈尔斯基一开始就是一种悲情,一种庄严。穆索尔斯基的这个作品绝对是一部杰作。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诠释。关键是这种诠释的基础是什么?是图画本身?还是展览?乌戈尔斯基的演奏使本来很雄壮的地方格外的悲凉。和Pletnev相比,乌戈尔斯基更侧重的是一种情感。而Pletnev的演奏很有造型感。一种塑造的感觉。这点和Horowitz是差不多的。俄罗斯钢琴中间的几个很有造形艺术的钢琴家都对《图画展览会》有惊人的诠释。乌戈尔斯基的演奏是貌不惊人的。“古堡”那段是哀而不伤。有诉说不完的惆怅。“漫步”主题十分的无奈,但是又有一种很奇怪的坚定。这就是一种很深的功底。说实话,听乌戈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给我一种心中完美诠释的典范。一直以来我都对很多钢琴家对这首曲子的演奏不太满意。现在,我终于找到了这么一种演奏。现在,我很想听的就是乌戈尔斯基的舒曼的《童年憧憬》。以前看过《爱乐》介绍过。看来,一些不太知名的钢琴家中并不是没有大师。